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何实现幸福,历年来是个重大的哲学命题,也是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心理学副教授向燕辉课题组围绕如何实现幸福的主题出发,进行了系列探索,并于近期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同时在国内权威刊物《心理学报》和国际上幸福科学最顶尖的刊物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发表文章。分别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及拓展建构理论视角回答了嫉妒,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机制。
第一篇题为《嫉妒与幸福感因果机制:基于追踪和日记法研究》的文章,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内心理学顶尖权威刊物《心理学报》上,向燕辉副教授为自然第一作者,2019级本科生何佳丽及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清银(已去北师大攻博)为共同作者。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首次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视角,综合采用追踪研究和日记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嫉妒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首次自主提出了特质嫉妒与主观幸福感的循环假设理论模型,这为从社会比较视角提升青年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第二篇题为《Why Do People with High Dispositional Gratitude Tend to Experience High Life Satisfaction? A Broaden-and-Build Theory Perspective》文章,于近日正式发表在国际幸福科学顶级刊物《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向燕辉副教授为自然第一作者,2017级本科生袁蓉为共同作者(已经本科直博北京大学)。该杂志5Y-Factor为4.729,SSCI收录,心理学Q1区(197个刊物中排名第19名),社会科学大类Q1区(255个刊物中排名第22名)。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首次基于拓展建构理论视角,系统探讨了感恩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问题。这为从回馈社会能力培养的视角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两项研究均受到向燕辉副教授主持的国家一般社科基金资助(19BSH114)。两项研究分别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及拓展模型理论视角回答了幸福何以成为可能,对推进幸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向燕辉 何佳丽 李清银.(2021)嫉妒与幸福感因果机制:基于追踪和日记法研究. 心理学报.
Xiang, Y., Yuan, R. Why Do People with High Dispositional Gratitude Tend to Experience High Life Satisfaction? A Broaden-and-Build Theory Perspective. J Happiness Stud 22, 2485–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