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理学系向燕辉课题组在Current Psychology (SSCI, JCR分区为Q1;IF=4.30,校定二类刊物)发表题为《Kinship and problem behavio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的论文。2019级心理学系本科生何佳丽为第一作者,向燕辉老师为并列第一兼通讯作者。
该研究首先基于亲缘关系远近(父母、祖父母、其他亲属三个维度)构建了亲缘关系社会支持测量工具,该工具能够快速地甄别个体在家庭中感受到不同亲缘关系的主观支持程度,为探讨留守儿童发展与亲缘关系社会支持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其次,该研究从认知行为疗法理论视角出发,通过与正常家庭儿童对比,创造性地提出了留守儿童亲缘关系支持与攻击性行为的 CBT 理论模型(如图1),该模型主要揭示了留守儿童内外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理论逻辑。即:由于亲缘关系支持(主要是父母支持)的缺失,儿童对于家庭会产生一种消极认知,这种认知会使得儿童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感,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进而导致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该模型为揭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预防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亲属支持以抑郁焦虑为中介影响攻击性行为的CBT模型
注:KS,亲属支持;D:抑郁;A:焦虑;AB:攻击性行为。
据悉,这是教育科学学院弘毅导师制实施以来,何佳丽同学在本科期间发表的第二篇高水平论文,另外一篇论文已经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在国内心理学专业权威刊物《心理学报》(校定一类A刊物)上。
近年来,教育科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了本科生弘毅导师制,学院从一年级开始给每个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能力培养,生涯规划”。该制度实施以来,学院本科生在国内国际刊物发表论文 10余篇,有力地促进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He, J., & Xiang, Y. (2022). Kinship and problem behavio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urrent Psychology, 1-12.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2-03438-8
向燕辉#,何佳丽#,李清银. (2022). 嫉妒与幸福感因果机制:基于追踪和日记法研究.5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