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蔺海沣,男,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201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截止目前,在《教育研究》(2篇)《中国教育学刊》(3篇)《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教育科学学报》《科技进步与对策》《江苏高教》和《开放教育研究》等权威或者核心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类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参编学术著作1部。2022年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202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级别为省内先进。2020、2021和2022年连续3年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年度考核优秀。《管理学刊》《学前教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杂志审稿人。
一、主要学术论文
【1】学校组织文化如何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留岗意愿——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分析,《教育研究》(权威、CSSCI期刊),2021年第8期.
【2】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教育研究》(权威、CSSCI期刊),2016年第12期.
【3】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如何影响其留岗意愿?——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教育科学学报》(CSSCI期刊),2022年第2期.
【4】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忧患及其精准消解——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阐释,《中国教育学刊》(CSSCI期刊),2022年第1期.
【5】我国校外教育治理的风险及其规避,《教育学报》(CSSCI期刊),2021年第4期.
【6】团队灵性资本如何影响青年创业团队创新绩效——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与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期刊),2021年第14期.
【7】学校德育生态化转向的生态价值、实践困境与构筑路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2020年第5期.
【8】博士生科研创新的失败学习研究,《江苏高教》(CSSCI期刊),2019年第10期.
【9】新生代乡村教师形象及其塑造路径,《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教育科学学报》(CSSCI期刊),2019年第6期.
【10】新生代乡村教师角色认同危机及其消解路径,《中国教育学刊》(CSSCI期刊),2019年第2期.
【11】“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研行动的负责任创新研究,《江苏高教》(CSSCI期刊),2018年第4期.
【12】学校精神的生态价值、生态结构与生成路径,《教育科学研究》(CSSCI期刊),2018年第11期.
【13】课堂教学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期刊),2018年第29期.
【14】教师团队自省中共享型领导的特征研究——基于中小学教师团队的调查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期刊),2016年第5期.
【15】 教师团队自省中共享型领导的阻力与实现机制,《中国教育学刊》(CSSCI期刊),2016年第7期.
【16】 众创时代高校科研团队创新中的失败学习研究,《教育发展研究》(CSSCI期刊),2016年第7期.
【17】“公校办民校”的生态价值、生态忧患与治理路向,《教育科学》(CSSCI期刊),2016年第6期.
【18】 高校教师团队自省中的共享型领导与保障路径,《高校教育管理》(CSSCI期刊),2016年第5期.
【19】深水区改革背景下“公校办民校”分类管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2016年第1期.
【20】“公校办民校”的价值、问题与政府治理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期刊),2015年第19期.
【21】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困境与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期刊),2014年第23期.
【22】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设: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期刊),2014年第10期.
【23】“后4%时代”我国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建设:挑战与超越——基于甘肃省定西市、临夏州和陇南市的调查,《开放教育研究》(CSSCI期刊),2013年第5期.
【24】民族地区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2012年甘肃省新任特岗教师的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期刊),2013年第34期.
【25】我国中小学择校困境及其对策探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2012年第6期.
【26】农村学校“特岗计划”的实施与改进,《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10期.
【27】学校精神的生命内涵、价值与建构,《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第34期.
【28】教育治理中“管办评”分离及其实施,《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16期.
【29】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的生态价值、困境与破解路径,《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第13期.
【30】学习型课堂建设:构建快乐教育的实践路径,《教育导刊》(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6期.
【31】新任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愿景与实现路径——基于甘肃省2012年新招录特岗教师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13期.
【32】特岗计划政策满意度分析与改进策略,《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1期.
【33】新任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教育导刊》(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11期.
【34】甘肃特岗计划政策的满意度分析与改进建议,《中小学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10期.
【35】快乐课堂理念下课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现代中小学教育》(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9期.
【36】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教育与职业》(中文核心期刊), 2013年第5期.
【37】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困境与对策探讨,《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34期.
【38】本科生科研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教育评论》,2020年第8期.
【39】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问题与改进策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40】美国教师教育经费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8期.
【41】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生态困境与改善策略,《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6期.
【42】教师团队精神的建构路径,《基础教育参考》,2016年第13期.
【43】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透析与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
【44】甘肃民族地区汉语骨干教师培训调研报告——以三期东乡县小学汉语骨干教师培训为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45】新时代校长的教育格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4日.
【46】学校精神促教育生态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9日.
二、承担科研项目
【1】202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青年返乡创业失败的数字化复原机理及效应监测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JJ40284)(主持)
【2】2022年,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省级重点资助项目“乡村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机制及政策扶持研究”(项目批准号:XJK22ZDJD27)(主持)
【3】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的文化机理与推进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8YBQ093)(主持)
【4】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一般项目“新移民情境下师生冲突的发生机理与调控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BFA160036)(主研)
【5】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布局调整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EIA150409)(主研)
【6】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砚湖学人”研究生创新项目“共享型领导:影响教师团队自省的领导因素”(主持),结题论文《促进教师团队自省的共享型领导研究——来自东部G省和西部S省20个中小学教师团队的调研证据》获评一等奖
【7】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小学教师团队自省、团队学习力与专业发展的互惠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15Y14)(主研)
【8】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重大项目子课题“学校管理与服务规程”(参研)
【9】201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教师团队自省的关系网络模型及其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A030313448)(主研)
【10】2014年,广州市教育局横向项目“广州市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主研)
【11】2013年,广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广州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C061)(参研)
【12】2013年,中纪委、监察部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重大横向项目“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惠民政策的监管体系研究”(主研)
【13】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横向项目“特岗计划政策调研报告”(主研)
三、招生要求与期许
在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教育管理专业招收硕士生,研究侧重基础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以及教师教育研究等领域。特别关注乡村教育和创新创业两大领域的研究问题。希望招收符合以下条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1)对乡村教育或创新创业研究感兴趣;
(2)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参与科学研究;
(3)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执着的学术理想;
(4)计划进一步攻读知名高校硕士或博士学位;
(5)愿意接受具有一定要求和强度的学术研究训练。
如果你符合以上基本要求,拥有足够的热情、决心和自律能力,能够对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我非常期待你提前联系和选择合作,在学术路上共同进步,一起努力向未来。
四、专业课程的开设
目前给本科生开设《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研方法》《学校管理学》《学校教育学》和《德育与班级管理》等课程,给硕士生开设《教育统计学》(SPSS应用)《教育统计方法及应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和《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五、通讯地址与邮箱
1.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2.电子邮箱:linhaifengpsy2010@163.com